诸城市博物馆中长期(2022-2024) 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诸城博物馆全力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五年。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市文物事业发展趋势,对于更好地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确保实现我市文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我市文物保护的现状,特制定诸城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如下:
博物馆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博物馆事业日益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博物馆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社会影响日益上升。
二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倾向逐渐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对文化消费需求强烈。与此相适应,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加速发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将日益重要。
三是国家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博物馆面临全面提升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以实现文化惠民工程为职责,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使诸城博物馆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对外交流、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越上新台阶,努力建设成为有影响、有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馆。
总体目标
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融入并服务于诸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博物馆文化品牌;建立健全能够体现诸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藏品体系;全面提升诸城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研究水平,使诸城博物馆成为展示诸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到2025年,努力使文博体制基本理顺,机制充满活力,文物保护事业全面繁荣,展览精品不断涌现,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人才结构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开放有序,文物事业发展总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重点任务
1、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1)全面配合齐长城二期保护工程(齐长城-诸城史家夼北山段、响水崖子南山段、邹家沟东山段)、王尽美故居消防工程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诸城龙湾头北山段齐长城遗址修缮保护工程方案申报工作。
(2)配合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相关配套工程项目方案制定及落地工作。
(3)推进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申报、诸城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修复保护项目落地实施及验收工作。
(4)针对各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城乡基本建设,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助力经济发展。
(5)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基础上,整合文物资源,配合协助市委、政府做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2、抓好基础业务建设
(1)抓住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契机,促进博物馆规范管理。对照《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规定,结合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完善各方面的业务工作,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调整现有理事会和监事会整体结构,重点吸纳聘请国内博物馆学知名专家和有代表性的地方名人以及热爱博物馆事业的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民主化。保障馆长依法行使职权,并大力推进监事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业务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关学术研究和科研方面重大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学术委员会委员们的意见。提高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拓宽文物征集渠道,通过鼓励捐献、政府购买等方式充实丰富馆藏。
(3)完善博物馆消防工程、照明设备更新、库房环境提升工作。
(4)争取文物事业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分类实施对馆藏文物和野外文物的科学保护工作。
(5)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创公司的战略合作,推动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3、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立足馆藏文物优势,对部分常设展览进行提升改造,推出有影响的文物展览,利用临时展厅举办多门类社会展览30个。
(2)切实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通过综合应用包括三维扫描、高清拍摄等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VR、AR、3D全息等新型数字化展陈展示与互动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在内的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本馆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与管理以及数字资源利用等数字化保护环节进行能力提升,建设一个满足文物数字化保护要求、贴近观众服务体验需求,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综合服务体系。
(3)开展馆校共建活动。与市教体局联合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长效机制,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推进产业发展建设
在未来的五年,我们要积极加强与我市全域旅游及顶层规划的对接,利用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融入诸城旅游经济圈,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提升工程。
抓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十四五”期间,一是继续开展更扎实的业务基础培训,并在此基础上,以业务工作为方向,将各类业务知识进一步细化,加以深度研究,培养藏品研究、考古、讲解等方面业务骨干;二是采用把职工送出去的方法,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实施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规划全面实施。
2、做好计划,落实措施。根据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的精神和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措施,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划,确保完成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3、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今后五年,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使全市文物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开拓创新,务求突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文物事业与产业结合的新路子,善于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手段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实施“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物事业。